在固定减速机轴系的方法中,一般采用两种方法:轴系两端固定、轴系一端固定、一端游动。双头固定方式一般采用轴承端盖外装式和轴承端盖嵌入式两种。
泰兴减速机下面总结几种固定方法调整减速机轴承游隙的方法。
1 轴系两端的固定方法
这种结构常采用端盖固定轴承外圈,结构简单,使用方便。多见于轴承支点跨度<300mm的一般齿轮减速机和蜗轮减速机。
1)外装端盖减速机轴承间隙的调整
这种方法结构简单,使用方便,广泛用于减速机。
外装端盖固定的齿轮轴系结构:出厂时,两端会有适量的轴向游隙,以保证轴承的灵敏运转和轴系零件的热伸长。这个间隙一般在0.25mm~0.4mm的范围内,否则滚动体会受力不均,造成严重的轴向位移。因此,需要调整轴承游隙,保证一定的轴向游隙。在调整这种固定方式的轴系时,首先打开减速机的观察孔,观察齿轮啮合情况后,确定轴系从哪个方向移动间隙。
如果确定要调整高速轴输入侧游隙,拆下高速轴盖,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轴承距端盖平面的深度并记录它;然后用撬棒将轴移动到输入侧移动,然后测量端盖平面到端盖端轴承的深度,两个深度刻度之间的差值就是轴承移动量。轴系移动后,在轴承孔上加一个相当于移动量的垫片,最后装上闷盖。
全部部件组装好后,悄悄转动减速机,检查各轴滚动是否灵敏。如果仍有卡纸现象,可适当减小加垫片的厚度。直到减速机各轴的滚动调整到灵敏为止。根据实际情况,也可以将安装在箱体上的轴承端盖剪开来剪切削深度为轴承运动的0.20mm或略大于运动。如果切削深度大于端盖平面厚度的1/3,由于端盖太薄,强度减弱,需要重新加工端盖。
对于游隙可调的向心推力轴承,可以通过调整轴承外圈的相对方位来获得所需的轴承游隙。这个游隙一般比较小,以保证轴承的刚性,降低噪音和振动。对于无可调游隙的轴承(如向心球轴承),可在装配时进行调整,使固定端盖与轴承外圈端面之间留有适量的游隙,以允许轴系热伸长.
在锥齿轮减速机中,要求悬臂小齿轮锥齿轮的轴系具有良好的刚性,可以通过调整轴系的轴向方向来实现两个齿轮的锥顶重合。因此,通常将整个轴系安装在轴环中,形成一个单独的组件。杯肩有固定轴承的作用,肩不能太高,以利于轴承的拆卸。
锥齿轮轴系选用向心推力轴承时,轴承有正向装置和反向装置两种放置方案。正装置的结构支点跨度小,刚性差,但使用垫片完成调整更方便。反向装置的结构,安装轴承不方便,用圆螺母调整比较麻烦,但支点跨度大,刚性好。这种结构常用于要求两个轴承布置紧凑,需要提高轴系刚度的场合。
2)带嵌入式端盖的减速机轴承间隙的调整
轴承游隙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整减速机本身的端盖来完成,无需拆卸减速机的零件??缶嵘∮玫奈下旨跛倩细酥岢屑湎兜牡髡问?。
当间隙产生时,停止调整减速机的轴承间隙。如果输出端的负载可以卸载,调整会更准确。使用调整端盖上的调整螺栓进行调整。调整好后,悄悄转动减速机。检查各轴的滚动是否灵敏。若仍有卡死现象,反复调整,直至减速机各轴滚动调整灵敏,无明显轴向位移。
由于使用中各零件的相互影响,轴承外圈(或内圈)的挡圈是固定的端盖上的轴承外圈肩部会有一定的磨损。这些不明显的磨损会在轴系中增加一个很大的间隙,这也会导致轴系移动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与调整螺栓相配合的嵌入式压盖与轴承外圈接触的部分,部分减速机上压盖的接触面太小,往往会导致快速磨损,大大缩短轴承游隙调整期。方法是增加内压盖与轴承外圈的接触面积(从头再制造加工,加宽内压盖的轴承外圈边缘),也可以有效延长轴承的调整周期。轴承间隙,以免损坏轴承。
当然,内压盖的磨损还有其他原因,比如轴承支撑孔磨损严重,破坏了原来的配合公差,导致轴承走外圈(外圈随轴承滚动)在摩擦作用下)等。
2 轴的一端固定,一端自由。
一端固定,一端自由的结构。轴的结构比较复杂,但可以让轴有较大的热伸长率。多用于轴承支点跨度大、温升高的轴系系统。布置支座时,应选用径向力较小的一端作为游动端,以减小轴向游动时的摩擦力。如果两个支点的径向力相近,通常选择轴伸端作为浮动端。
图示为一端固定一端浮动的蜗杆轴。固定端的支撑由复合轴承组成。复合轴承的两个套圈由杯肩和轴承端盖双向固定,两个内圈由轴件固定。 ,轴肩或圆螺母双向固定,因为固定段轴承承受轴向力,一般不采用弹性挡圈作为固定件。
轴承内圈用圆螺母固定时,螺纹的直径应小于轴承的内径,直径应小于垫片的尺寸,垫片在轴承中的方位凹槽应低于螺纹内径。使用圆锥滚子轴承时。为避免螺母与轴承保持架接触,应在螺母与轴承之间加隔圈。
浮动端支撑可选择向心球轴承或向心滚子轴承。对于向心球轴承,内圈的两侧可以通过轴肩和轴上的零件固定,而外圈不固定,因此可以在轴承座孔中轴向移动。对于向心滚子轴承,内外圈两侧都需要固定。 .轴向游隙是通过滚子相对于外圈的轴向位移来实现的。
减速器各轴系轴承游隙的调整对于稳定运行非常重要。调整轴承游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。
1、必须以齿轮啮合为基础,必须满足两齿轮的斑纹接触、齿侧间隙和齿顶间隙的要求,即减速机必须滚动轻快灵敏。
2、轴承游隙必须在可调范围内。如果轴承游隙已经报废,调整游隙是没有意义的。
3、强化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的责任心,随时检查运行状态;强化维修人员责任意识,提高维修质量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